首页 资讯 正文

不要采!不要买!不要吃!福建疾控最新提醒

体育正文 60 0

不要采!不要买!不要吃!福建疾控最新提醒

不要采!不要买!不要吃!福建疾控最新提醒

随着气温的上升和(hé)雨水的增多

各种野生(yěshēng)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

日前(rìqián),在沈海高速公路泉港路段

有(yǒu)两名男子为尝鲜冒险

爬上高速公路(gāosùgōnglù)边坡采蘑菇

福建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(tíxǐng):

案例:

只为采摘边坡蘑菇

两(liǎng)男子穿越高速公路隔离带

记者从泉州(quánzhōu)高速交警支队一大队了解到,6月(yuè)14日傍晚6时许,民警沿着沈海高速从泉州往福州方向巡逻时,至2203公里500米(过驿坂出口2公里)处发现有两名男子(nánzi)冒险爬上高速边坡采蘑菇。

不要采!不要买!不要吃!福建疾控最新提醒两人向高速交警展示采摘的野生菌类

民警将警车靠边停好,设置好警示标志后,上(shàng)前将两名男子搀扶下边坡并带到安全地带。两人是附近的村民,听说高速边坡雨后蘑菇多,便想采些回去(huíqù)尝尝鲜,于是相约冒险穿越隔离设施爬上高速边坡。

了解情况后,民警对二人进行了宣传教育,耐心讲解了行人上高速公路的危险性,并提醒高速公路两侧的蘑菇受汽车尾气和(hé)灰尘污染,不宜食用。两名男子听后表示(biǎoshì)后悔,承诺以后不再犯类似(lèisì)错误。

为确保两名男子的安全(ānquán),民警用警车将(jiāng)他们送下高速路,并联系相关单位对被破坏的隔离设施进行了修复和(hé)封闭处理。民警还将两人上高速公路的情况反映至高速公路护路联防工作群,结合案例开展高速沿线安全宣传走访工作,以(yǐ)增强沿线村民的安全意识。

提醒:

“土法”鉴别(jiànbié)不靠谱

珍爱生命小心“蘑”法陷阱

野生蘑菇(mógū)看起来外形优美又鲜香可口,但你真的分得清它是大自然(dàzìrán)的馈赠(kuìzèng)还是毒物吗?对此,福建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,称鲜美的蘑菇背后可能暗藏杀机,野生蘑菇千万不要乱吃。

据报道(bàodào),每年因误食(wùshí)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,轻则上吐下泻、重则危及生命(shēngmìng)。面对形态各异、种类繁多的野生蘑菇,最安全的做法就是:不采、不买、不吃。如果实在难以抵挡美味的诱惑,也要在采摘后请(qǐng)专业人士鉴定。

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鉴别毒蘑菇(mógū)的“土(tǔ)方法”——比如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(yǒudú)、虫子不吃的蘑菇有毒……但(dàn)这些说法并不可靠:毒蝇伞等鹅膏菌模样普通不起眼,却含有致命剧毒;而色彩艳丽的红菇,却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。

许多(xǔduō)致命毒蘑菇(如白毒伞、毒鹅膏)具有以下特征:

  • 有菌环,菌柄中上部的环状结构(像小裙子(qúnzi));

  • 有菌托,菌柄基部膨大(péngdà),包裹在杯状或袋状结构中(常埋于土中,需小心挖掘观察);

  • 有白色(báisè)菌褶,许多剧毒(jùdú)鹅膏菌的菌褶为白色;

  • 有纯色(chúnsè)菌盖,部分剧毒蘑菇(如致命白鹅膏)菌盖纯白或浅绿(但颜色不是绝对判断标准)。

一旦误食毒蘑菇,应立即采取(cǎiqǔ)以下措施:

  • 1.拨打(bōdǎ)急救电话,尽快就医;

  • 2.在等待(děngdài)救治时可饮用大量温盐水,并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催吐(cuītǔ)(昏迷者禁止(jìnzhǐ)催吐);

  • 3.保留剩余蘑菇样品或拍照,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;

  • 4.一同食用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都应就医检查。

热点推荐
泉州6月起发放!你的工资或将多一笔钱!
快讯!2025年福建“小中考”地理和(hé)生物试卷+答案公布!
韦东(wéidōng)奕(yì)食堂(shítáng)就餐遭多人“贴脸拍(pāi)摄”“围堵跟拍”!网信北京出手

源:泉州通客户端
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林志安
通讯员:陈旖旎

编辑:黄诗艺
二审:林燕婉
三审:刘倩

不要采!不要买!不要吃!福建疾控最新提醒
转发提醒更多人
不要采!不要买!不要吃!福建疾控最新提醒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